切换到宽版
  • 2945阅读
  • 0回复

於如桂成长的秘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三河仙子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03
於如桂成长的秘诀

於如桂,1964年7月26日出生于金湖县金南镇(原金沟嵇圩),中共党员、政协委员。南京爱邦钢铁有限公司 、江苏爱邦酒业有限公司、南京兴安置业有限公司、江苏赐百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华东龙江石油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於如桂的爱邦钢铁立足钢材销售,同时在白酒销售、户外广告传媒、农林开发、石油化工燃料、房产投资、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崭露头角,正朝着资本服务型虚拟式集团迈开坚实的步伐。
於如桂相继从家乡带出百人到南京发展,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公司的骨干,有的还在南京有了自己事业,深受家乡人的尊敬与崇拜。
带着家乡后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笔者与於如桂几经联系,终于等到见面采访的机会,见面地点安排在南京市中心鼓楼区湛江路55号的爱邦商业楼。
走进於如桂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摆满了各种书的红木书柜,墙上的“让终生学习成为时尚,让社会公益成为风尚”字幅同样耐人寻味,“领军企业”、“全国明星企业”等奖牌匾被随意码放在墙角。
於如桂,中等个头,标准身材,走路犹如军中仪仗队员:步履从容、一板一眼;面绽笑容、目光炯炯、气定神闲。他一边起身欢迎我们,一边向身旁的刘总介绍:家乡来客了!后来才知道,在电话中低声指挥业务的刘总,是於如桂的夫人。
及至沁人心脾的香茶端到笔者面前,於如桂开门见山:“哪有什么事业的成功?哪有什么值得后生学习的?家乡成功人士当数叶贵宏、梁桂华、刘松等等”,“不过,奋斗到今天,一些体会、教训还是可以交流交流的。”“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学习、再学习,做人得实诚、勤奋、执着;天下没有一夜暴富、一朝成名的好事!”
整理采访笔录,笔者总结出於如桂成长的秘诀是“学、勤、诚、善”。
学:终身学习

“人不读书,不如一头大水牛”
——徐桂英(於母)

在爱邦,建有学习基金,专门保障员工的培训学习。仅仅十多期的工商管理培训支出就达600万元,各种培训学习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於如桂深知:知识,唯有知识,才是成长的营养;不学习,人也会象花木一样枯萎;企业的不断壮大,需要同步成长的员工。
於如桂孩提时代的家庭生活很贫困,母亲、姐姐靠省吃俭用,供他上学。於如桂很争气,年年拿奖状,级级往上跳。他成了全家人的希望—-读书改变命运。
然而,在农村“分田到户”前后,每年每户的割芦苇、挖河挑堤等“工勤”必须要出工出钱,农忙得自己干。面对姐姐出嫁后母亲带病坚持干活常常晕倒在田地的现状,很有希望考上大学的於如桂,1978年年底选择了弃学务农,分担母亲的“工勤”和农活。在芦苇滩(今金湖县森林公园),白天割芦苇,晚上别人拉家常,但於如桂却借着手电筒微弱的灯光,缩在被窝里看课本,努力把失去的课补上。这种学习劲头打动了柴滩管理指挥部的陈团长,将他直接调到指挥部做通信员。
失去高考机会的於如桂没有放弃,1983年秋参军,梦想再努力考取军校。在部队,战友们节假日的老乡聚会、逛街,从来不见他的身影。他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自学计划,不仅平时偷着学,而且要利用节假日去拜师求教,把自己想不通看不懂的问题彻底搞明白。哪有时间聚会?战友们笑他“比连长、指导员还忙”。
部队需要提升机械化水平,领导见於如桂好学,就推荐他到团修理所工作,后被师汽车修理所相中调走,再后来被军教导大队抽调进修汽车修理技术。这相当于军队技校2年半学制,结业就能拿到技师职称。
1984年夏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於如桂被编入2团5连8班,奔赴战场。1986年於如桂带着三等甲级伤残、二等功臣退伍。虽没有拿回军校文凭,但母亲徐桂英欣慰,部队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二等功就是毕业证书。母亲要求他以后还得补上文化课。
1991年开始,於如桂参加河海大学经济管理自修班学习。当时他已经下海试水,遇到的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轨制中许多现实问题亟需理论指导,进入大学能够直接向教授们请教,有时甚至还会有争论。大学的学习,让於如桂尝到了甜头,好像自己一下子来到了经济学的山顶,许多问题豁然开朗,就像有了透视眼,能发现金元宝、宝藏。
接着,去澳门科技大学,到美国南加州大学,闯美国西点军校,哪里的学说最前卫,就攻那里。一路下来,MBA、EMBA早已是囊中之物,重要的是练就了透视财富的双眼和掌控现代管理的思维,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之中,在南京的私营企业里,爱邦是最早使用电脑做为管理工具的一批。
南京大学近在咫尺,其MBA班期期都有於如桂,并且於如桂要求爱邦中层以上管理领导们全部读MBA,后来干脆把MBA办到公司里,定期开班,覆盖到员工,公司承担培训费用。
於如桂解释说,学习不是奔着文凭本本,而是创造新思想新思维的触点;今天学了,明天不学,这个触点就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就固化,就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如今,爱邦每一个公司均在创建“学习型”组织。
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於如桂已经拿到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EMBA)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MBA)硕士,兼任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西部经济贸易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APEC、B20中国工商理事会理事、中国建设行业管理英才大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人力资源学会副会长、江苏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江苏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江苏新经营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工商联钢铁服务业商会副会长、南京市钢贸商会副会长、南京市青年商会会长、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执行秘书长、校友联合会副会长、南京大学MBA研究生校外导师
勤:勤奋努力

勤能补拙。勤,就是克服一切难处,把事情做得更好。
——徐桂英(於母)

现在营养条件好,孩子多天生聪颖,但少有勤奋吃苦耐劳,总想着找个成功的捷径。其实成功的密码就是勤奋。学习需要勤奋,工作需要勤奋,勤奋而后才有坚持和坚守。
爱邦,看结果,同样也看过程。勤奋,就是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弃学之后,於如桂夹着高中课本到柴滩、到田头,到农具厂、到采购途中的旅店,到部队……一直不放弃,终于拿到一个又一个文凭,结交一个又一个管理顶层大咖,掌握一套又一套研究方法。实现了视野的跨越、大脑的充盈。
在部队,半年实现了三级跳,门门军事技术考核优秀,临战训练、夜间奔袭、山地越野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岗位从陆军战士,到修理工、进修生,1984年7月1日於如桂郑重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的战场战火纷飞,最后一战成功名。於如桂所在的连队是贺龙创建的湘鄂西红军连队,拥有中央军委授予的“遵纪爱民模范连队”称号,是战友们口中的“红五连”。
战场上,於如桂本来被分配“通信员”工作,看见领导为前线运送炮弹发愁,便主动申请运送弹药物资,一次负重50千克(一箱50斤),要爬山越壕沟,过密林,冲过敌人一道道暗哨和火力点。面对一个个倒下的战友,於如桂浑身充满了干劲和斗志,满脸伤疤,满脸烟尘,衣服被荆棘和砾石撕扯得一缕一缕。
1984年12月24日夜,於如桂淌过敌人的地雷阵,往142阵地送上2箱弹药,从阵地上背回一名受伤的战士。
2015年元月15日凌晨,刚从病床上苏醒的於如桂主动承担“军工”任务,带着弹药箱,一会儿跳过冒着烟的山火,一会儿猫进弹坑,再次为142阵地送弹,但这次身边的一个炮弹爆炸,划伤了后脑勺。返回前沿补给地,又接命令,顾不得伤口流血,把2箱手榴弹捆在背上,嚼块压缩饼干,就直奔116阵地。长约6000米的路上已被敌人火力封锁,於如桂摸着滚烫的山石和随地的弹片,机灵地穿梭。这一天一夜,先后7次前往5个阵地,於如桂的头盔已被炮弹撕毁,到处渗血,16日下午,一个跳跃之后,炮弹在身边爆炸,再添伤口。17日夜再次加入突击队,负伤倒下,双腿和右脚骨折,左臂内有弹片,胃出血。
於如桂就是这样,训练勤奋,打仗也勤奋,把一切努力到生命最后一刻。
谈起做生意,於如桂指着这栋大楼,原开发商欠爱邦钢材款就抵了这块地。为了开发,2010年-2011年,於如桂10个月跑南京规划部门79次,跑发改委27次,区教育局和区民营教育局23次,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近100次;项目获批后,承建商先后更换3次……没有超常的工作,就不会收获任何成果。别以为混混就有成果,现在竞争很激烈,不勤奋,不加倍努力,很难有成果的。
钢铁贸易受经济周期和政策影响大,近20年有90%的钢贸企业倒闭,而爱邦发展壮大了,秘诀就是爱邦人勤奋,每时每刻均在关注、分析形势,研读政策。历史上爱邦货仓“两次清零”被传为佳话。2004年爱邦已经是南钢一级诚信客户、重点供货客户,拥有南钢优先供货权。此时正值钢价回升期,已从2001年的2000元/吨回升到3500元/吨,各家囤货竞赛。4月28日中央决定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进行经济调控,压缩基建投资规模。爱邦连夜加班,突击降价清仓处理1万吨库存钢材,一周实现了清零。随后钢价势如破竹,重回2000元/吨。2008年9月爱邦再次“清零”库存钢材,保住了市场低迷时,逐步囤积钢材的利润。没有神仙算命,只有勤奋关注,才能补愚拙、升智慧。
诚:诚心诚信

做生意不仅仅是交换货物,还包含着相互信任,即诚意、信用与仁义。
——於如桂

无论是从军之前在卞塘农具厂工作,还是退伍后在供销社工作,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均依靠计划生存,过着不死不活的日子,经营没有活力,成为行政权力的附庸。即便是辞职下海,於如桂受聘宝应粮食物质回收公司总经理,创造数千万元利润,依然被行政权力干预、败光。只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平等交易,才能有“诚意”二字。
1998年12月28日,几经思虑,於如桂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金湖华东物资有限公司”,租住南钢的一个职工宿舍办公。主要收购各地走街串巷聚集来的旧钢铁,卖给南京钢铁公司;代金湖、天长建筑商采买南钢的螺纹钢。主动收货、送货上门,改变了当时官方物资公司、钢材公司坐地经营的模式,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於如桂创业关键的飞跃,是获得SM490特种带钢专营权。2000年初,南京金属炉料公司刘总找到於如桂,请求帮忙销售积压的5000吨特种带钢SM490。原来这是南钢的专利产品,包销给南京金属炉料公司,专门为日本订制的管用钢材,日本突然断单不再订货。刘总答应钢价打折,热心的於如桂答应帮忙,但毕竟没有经销过,不知道用途,不知道客户在哪里。经调查,国内管件生产企业几年前申请南钢这种钢材,被拥有专营权的刘总拒绝了。於如桂找到无锡市钢管厂袁老板、上海南翔钢管有限公司陈总、南通……5位老总,他们均埋怨“专卖刘总的特种钢材,怎么现在能卖给我们呢?”於如桂也不打诨,如实具情,竟顺利成交,很快化解了刘总的5000吨积压钢材。经协调,南钢把M490特种带钢专营权转授於如桂,后更名为Q345B型普通钢材,其原质量标准不变。至此,於如桂接管了出口钢管用材市场。
“所谓诚信经营,就是从用户角度着想,帮用户解决需求。”於如桂从经营中悟出:只有乐意帮助别人,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这是“诚”的内核!
2002年6月,金湖华东物资有限公司更名为“南京爱邦钢铁有限公司”。随着客户的增加,赊销出现了,特别是房地产客户遇到调控。面对断链者丢下的零星地块,2010年9月12日於如桂收购南京兴安置业有限公司,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爱邦商业楼”竣工运转。尽管恒生公司留此地也是无奈,遭遇建幼儿园面积不足,建办公楼缺乏施工许可,即使施工也无法保障材料通行等难题。於如桂从不以功臣自居,而是耐心游走八方,诚意反映,诚意求解,终于获得施工许可,青奥会组委会用土联动,从而盘活了那个地块。
爱邦求贤若渴,诚心为员工解决住房:获聘的员工在其家乡购置100平方米的住房一套,在公司工作满15年的,在南京市购置100平方米的住房一套。即使有些员工犯了错,不好意思离开公司,爱邦从不追究,因为爱邦有个未成文的规定“绝不主动辞退一名员工”。江苏爱邦传媒有限公司在2005年8月成立,全权授权陈女士总经营,沪宁高速、宁连高速、溧宁高速和南京机场高速沿线的50多块高炮迅速升空并运营,但始终不见收益。后经法院审理查明,资产被冒名转移,应归属江苏爱邦传媒有限公司。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於如桂就是这样放手让每一个管理者尽情发挥经营才干,同时,用自己的“诚心诚意”来照亮他(她)的内心。
南京爱邦钢铁有限公司在於如桂的带领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赢得了客户的支持和信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盛誉:曾蝉联南钢钢材销售重点大户、销售十强企业;江苏钢材营销企业五十强、全国百强钢材营销企业、中国钢材销售五十强企业;入编《江苏风采·名优栏》,江苏省重安全、抓质量、讲诚信公众满意形象先进单位;江苏省发展民营企业杰出贡献单位,中国民营企业百强创新先锋,中国企业诚信经营示范单位,江苏省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优秀企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行业领军企业,中国100家最具潜力品牌企业,全国明星企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影响力企业。
如果说开发房地产是中国暴富之路,那么酒业公司是组建经营团队的试验田。以前不喝酒的於如桂,如今爱上酒了。国台酒入库3000万元,一存就是24个月。难道堪称中国的稻盛和夫不会经营了?於如桂是在研酒,请四方酒友豪客定期来品鉴、点评,以找寻窖酒出窖的最佳时机。在中国,酒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不是饥渴时的大碗茶。诚心奉酒,定是抛去浮躁的金钱利害,让文化和精神在酒中积淀。国台,许是期盼一个国家能拿上台面的极品,也是给登台者享用的佳酿。於如桂是如此用心在窖酿,岂不是对大饮者的“诚”?!
浙江一钢铁企业老板围着爱邦公司转了3天,3天后直接进了於如桂办公室,请求赠送於如桂95%股份,把自己20亿资产的公司交於如桂托管。面对病魔和子女不接班,这位老板急红眼了。於如桂商道诚信、为人仁义,是钢铁行业所共知的。对他人诚,也不能遗忘了家人,於如桂需要更多时间陪伴爱妻、儿子、女儿,经营好家庭,帮助家乡发展,回报家乡的哺育之恩,他便婉言拒绝了张总的托管请求。
善:兼善天下

人生在世只不过是个搬运工、保管员。现在拥有的一点和将来拥有的一切,你只是个保管员,当时代需要奉献的时候,你就得无私奉献……学会奉献,才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徐桂英(於母)

於如桂的母亲徐桂英,是读过书的通达、贤惠、善良之人。结发丈夫於姓,富裕农民,中年病故。当地资本家谢氏的钢铁铸造厂献礼更名为卞塘农具厂,谢家衰落,妻子中年病逝后,谢以珍与徐桂英结合了。徐桂英告诉如桂,爸爸谢以珍的命也苦,需要加倍奉行善举,才能摆脱苦海。
多年来,於如桂为公益事业和帮助他人捐献至少2000万元,成为南京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
金湖一桥,捐款3000元;
金湖二桥,捐款20万元;
泗阳县敬老院,捐款60万元;
金南镇小河建桥,捐款10万元;
金沟集镇修街道,捐款12万元;
修建大佛寺、南宫庙、海安寺,各捐款10万元;
缸庙村、南宫村……扶贫数年20万元;
救助本县在战场上牺牲的家属,捐款100多万元;
………………
南京大学商学院MBA楼“爱邦厅”建设,赞助数百万元。
………………
值得一提的是,在於如桂下海初期,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面对“逼迫”下海的领导求助,所表现出的那种大义。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从糯米换醋,到销售洋河麯酒,当时的一船1万瓶醋、1万瓶酒,也算得上是大生意了。心机渐大,在贵人帮助下,於如桂搞到厂家2000吨尿素,进价1080元/吨,市场批发价1210元/吨,一单生意,能有26万元赚头。当时所有物资紧张,处处抢着要。洪泽供销社派人送来了订金,并联系了20条船。化肥在运输途中,金沟供销社夏主任和县供销社嵇主任找上了门,说是金湖购买了劣质尿素,烧死了秧苗,重新过水补种急需肥料,需要於如桂这2000吨尿素救急。思虑再三,於如桂与洪泽毁了约,赔偿5万元违约金,按厂家价格将肥料全部给了金湖供销社。就这样,於如桂损失了30万元。当时金湖县城的房价不超过500元/平方米,可想而知是什么概念。
2000年帮助南京金属炉料公司推销库存SM490特种带钢所有的折扣,於如桂全部让利给无锡市钢管厂、上海南翔钢管有限公司等客户。
2011年爱邦商业楼开发过程中,遇到挂靠资质的工程商拖延、更换延误,以及银行催促还贷,一向爱帮别人的於如桂陷入了绝境。正当於如桂准备变卖部分公司资产应对时,几个朋友拼凑了3000万元,帮他解除了燃眉之急。这,正是“善有善报”的验证!
经过不懈地奋斗,於如桂不断取得收获。先后获得的荣誉称号有:2005年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百强创新先锋、2005年度成长苏商五十强、2006年度江苏省青春创业风云人物、2006年度中国诚信企业家、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典范、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中国和谐社会杰出企业家、南京大学EMBA杰出学员、首届长三角杰出青商、2009中国建设行业百名管理英才、2010全球华商百业十大领军人物、全国明星企业家、2010苏商最具创新力企业家、首届创业南京十大经济风云人物、CCTV中国影响力企业家、南京市十大青商公益奖、2013年度中国企业家管理成就奖、2016南京新经济十大领军人物、淮安市优秀退伍军人、淮安市富民增收创业标兵、江苏省首届百名退役军人创业标兵…事迹入编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典范—《江苏省先进集体、先进模范人物荣誉档案文献读本》、《走进中国百名军旅企业家》、《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奋斗史》等书,被《苏商》、《风流一代》、《绿色军营》等杂志和省市钢铁商会、南大EMBA校友会会刊多次报道。先后受邀前往美国、韩国等国进行商务考察,随同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问新加坡、英国、俄罗斯、克罗地亚等国,多次随团陪同国家领导人参加APEC、G20工商领导人峰会,参与国家宏观经济研究。

徐在勤  王道业  徐加凤 采访于20181220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